查看原文
其他

瞰法|一个70后“少女”律师的摇滚与伏特加

瞰法 瞰法 2022-03-20


瞰法视频,记录时代的脚步

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

而是为了抵达天真

天真的人

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

恰恰是因为见到过

才知道天真的好


—— 三毛


讲述|朱华芳  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          

采访|徐晶     编辑|格格     视觉|方敏华  


 

当你心无恐惧,你会做什么?


2015年,是我在中化集团法律部的第13个年头,那年,我38岁。

2002年我加入中化集团的时候,正是它黄金十年的开始。刚上班不久,公司去泰国收购一个炼油厂,我跟着同事们就去了泰国尽调。

那十年,公司经营非常活跃,法律部门对业务参与程度很深, 我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。

2010年,我被升任为部门副总经理,成了当时中化关键岗位员工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,算是顺风顺水。

但到了2014年,我开始犹豫、彷徨。我感觉不到自己内在的成长,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。

我想改变。


很多人说,38岁,人生已经定型。

我找领导请教,他说,如果你是30出头,去换一个轨道,还可以理解,到了这个年纪,是不是有点晚了。

和同学聚会,在座七八位同学,只有一个同学支持我,有朋友直接说,“你就是闲的!”

我模模糊糊也觉得,耕耘了十多年,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期,工作和生活也相对平衡,放弃这些,去走另外一条路,会不会机会成本太高了。

那年元旦,我的前同事和好友曹莉平给我带了一本书,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的《向前一步》。

书里有一句话说:问问自己,如果心无恐惧,我会做什么?然后,放手去做。

这对我触动很深,我问自己,如果你把所有担心放下,你想做什么?

我想改变。


这个声音非常清楚,如果我不去做这个改变,在接下来的每一年里,我一定都会后悔为什么没有去做这个改变。

此刻,做决定是这么的简单。

这一次,我去向领导辞职时,他说:“如果我处于你这个年龄阶段,也会做同样的选择。”


2004年,公司派我去一家美国律所实习,在那里我认识了曹晖。

我们两人结伴一起去波士顿找她的好朋友,在朋友家,我们躺在睡袋里卧谈。其实平时在律所里大家都很忙,没什么时间静下来聊聊人生,谈谈理想。

但那天关了灯,我们就聊起了未来,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。我们俩竟不约而同地说到了,希望成为一个有智慧,能解决问题的人。

其实在那个时候这算不上人生的立意,更不能说是理想,它只是一个很朴素的追求。

在公司的时候,我陆续处理了不少涉外诉讼和仲裁案件,与非诉相比,争议解决更适合我的性格和对人生的定义。

于是在这个转折点上,我进入了争议解决律师行业,入职天同律师事务所。


没有胸有成竹,没有志在必得,只是做好了兵来将挡、水来土掩的准备。


小时候我考试基本都是第一名,但没有人知道我其实对考试是恐惧的,每次考试前我都在“盼望”着要是能生病就好了,那样就可以不用考试了。

准备考研的时候,我并没有那么多把握,每天偷偷地在日记里给自己打鸡血,最后以人大民商法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名被录取,还有些恍惚。

上大学时,新生运动会不小心跑了几个第一,我被体育老师挑进了校田径队,参加大学生运动会。


我来自湖南的一个小县城,在大学新生运动会之前,我没有参加过什么田径比赛,从来没被认为具有运动才能。而从新生运动会得了第一之后,大学四年我跑过很多第一名,俨然一名运动健将。


其实,每次比赛检录之前,我都有想逃跑的念头。但是检录就像一个仪式,检录完之后,就只能勇往直前了。

长跑竞赛的过程也很有意思,跑到临界点会累得不行,恨不得马上躺地上,脑子里面一直有一个声音不停地说“停下来,停下来”,但当你抵制住这个声音,坚持下来,突破那个临界点,就会进入到要飞起来的状态。

现在看来,我的人生轨迹,好像一直都是这样,对自己并没有很多期许,只是凡事用心尽力,一路过来,竟也奔向了自己想去的地方。


我并不觉得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,也没觉得我比别人强在哪里。但我是一个很纯粹的人,比较容易进入到心无旁骛的状态。

我的想法很简单,我就希望把一件事做好,其他什么都不想。人的能量是有限的,当你比较纯粹,能够心无旁骛的时候,你所有的能量都积聚在一个点,在这个点上你就有机会做得更好。



转型的头半年我也会有自我怀疑。

英语有一句谚语形容焦虑,“have butterflies in your stomach”,之前我很难理解,焦虑和胃有什么关系?但那半年时间里,我经常觉得胃里面就像有什么在翻腾。

有一次与一位香港客户沟通,觉得对方“妄加指责”、“颐指气使”,内心还觉得被刺痛,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。

后来意识到,还是自己修炼不够,自信不够,才会把别人的语气和态度都归咎为是针对自己。

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。天同是一家公司制、一体化管理的律所,这个机制保障了大家会尽全力相互成就,在我缺乏经验的领域,总有其他伙伴给予帮助支持。四年间,我能那么快地适应新角色,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伙伴们的给力支持。


我本能地对解决问题这样的工作有极大的热情,除了吃饭睡觉之外,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,乐在其中。

我和老公相互都尊重对方的选择,他不会要求你在家做饭搞卫生,不会抱怨你怎么可以加班那么晚……我也不会要求他必须对家庭怎么付出。我们都很希望对方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并且全力以赴。

我爸爸过来,看到我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,觉得我好辛苦。但我自己真的不觉得,我喜欢这种状态。

我曾经和朋友聊起过,我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时间在工作上?除了性格,可能也是能力不够,能力特别强的人,不需要用这么多时间。

但这就是我,对吧?


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,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就会发现纠结、尴尬、后悔其实一点用都没有,只是耗费心智和能量。

接纳自己之后,我发现可以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了,不是说什么都在掌控之下,而是知道不管碰到什么,全力处理就是。


我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人,相对比较平和。看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纪录片里,就能更多地了解理性平和的力量。她说“以愤怒或不耐烦的态度去反驳无法让你变得更有说服力”。

当你理性平和地去沟通交流时,你的观点更容易被听到。而当你咄咄逼人或者怒气冲冲时,听你讲话的人包括裁判者,在情绪上可能已经进入对抗模式了。


我想这可能是女性有优势的方面吧,至柔而刚。


十多年的法务工作经历,当时公司有能源、化工、农业、地产和金融几个业务板块,这些板块的投资并购、重组上市、融资发债、产权转让、争议解决等大事小情我都参与过处理过。再三讨论的那些方案、来回谈判的那些文件、反复权衡的那些因素和不断考虑的那些问题,都成为我思维的一部分,对我影响至深。

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我可能更能理解争议后面的业务运营和商务意图,更会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期待,我们的团队也因此能有更全面的分析角度,更落地的处理思路和更迅捷的响应速度。

我现在依然没什么甲方乙方的概念,把很多企业法务当成同事,发自内心地希望和他们并肩作战,共同解决问题。他们应当也能体会到我的这种真诚,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。

诉讼律师的生活充满输赢,我们脑子里每天考虑得最多的可能就是输赢,怎么样去帮当事人赢。但在我对人生的认识上,没有输赢,没有什么成功失败。

几十个已结案件中,我的战绩还可以,有2个输掉了,有1个只达到了次优结果。没有做到全赢,全赢那可能就不是我了。


2015年到现在的这段人生旅程,是我不曾想象到的。


因为段经历,我放下了对不确定性的恐惧。我甚至憧憬到50岁,再换个职业,比如心理咨询。

我在39岁的时候,写了一篇文章给奔四的自己。我发自内心地觉得,18岁、28岁、38岁,38岁是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一个年龄。

更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黑色、咖色,现在我最喜欢红色,这可能代表我现在的生活态度,希望自己有活力, 充满能量。

两周前我去河北高院开庭,当地的同行知道我是天同的高级合伙人,估计觉得我应该是比较资深的一个形象,开庭前一天我们一起碰面讨论,结果我一走进会议室,他们都觉得怎么进来个小姑娘?

这要是以前,我会觉得自己需要修炼得更成熟些,但现在觉得很开心,你活到40多岁,还能有人叫你小姑娘,多幸福啊!

我特别喜欢三毛的一句话,她说,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,而是为了抵达天真。天真的人,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,恰恰是因为见到过,才知道天真的好。

选择天同也与此相关,天同是一个有理想的所在。

今年七月我加入天同满四周年时,想过写一篇文章,题目就叫《我的摇滚与伏特加》,后来太忙没写成。

摇滚和伏特加,说的就是理想。



 


往期推荐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